新闻资讯
2022/06/10
有一些档案内含有企业重要的信息,所以为了避免这些档案的泄露就需要进行档案销毁。我们上一篇讲述了档案销毁存在的误区。这一篇我们来讲解一下它的解决方法。
1、辩证统一坚持经济社会效益。
转变企业和档案管理部门的观念。档案存储和供给使用的过程本身就是追求某种利益。存储文件如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,或者存储文件工资超过满足需求,存储文件就会变成无效劳动。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,在档案部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。
仓库紧张,更需要转变只看重社会效益,忽视经济效益的观念和做法,在过期的会计档案评估和销毁工作中,积极开展评估销毁活动,对优化收藏,提高效率意义重大。
2、制定档案鉴定制度,更加细化。
加强对档案评价理论的研究,使其更有利于指导实践。档案部门应注意研究一些可操作的工作规范和工作标准,并考虑会计档案评价和销毁规则的储存成本要素。
如能修改现有储存期限表,应进一步细分储存期限分为1个月、3个月、6个月、2年、3年、7年、75年、75年、100年、永久等,在确定档案应保存多久时,应考虑成本要素,减少人为因素干扰的具体工作标准,使之更科学,更能体现利益原则。
3、提高档案人员素质,加强学习。
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做好档案鉴定的关键。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职业操守,随着档案工作人数和记录手段的增加。熟悉经济学、法学、文学、艺术学、历史学、地理学等基础知识。
掌握计算机和英语,深入了解档案理论和政策,热爱档案事业。只有具备一定技能的档案工作人员,才能更加准确、公正、客观地判断档案的价值,最大限度地减少识别误差,妥善保管真正有价值的档案,发挥应有的作用。
以上就是档案销毁误区的解决方法介绍了。有了切合实际的理论支持,有了操作性较强的政策,基层的文书档案人员才能有据可依。